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

日本紀行--容納一切的鴨川

2013/8/18

從鞍馬山離開後,去了下鴨神聖。下鴨神社的周邊讓我印象深刻。

 鴨川是一條縱貫京都東側的河。一條流經大城的河,卻乾淨地不可思議。整條河都有人下去水邊玩,即使是河川的下游處,那水也乾淨得像是能直接掬起來喝。

 下鴨,鴨川的兩條支流匯流之處,生氣勃勃,水草叢生。有許多人到河邊--散步跑步的、玩水的、或坐或躺在河邊閒聊或野餐的,還有個老外在彈三味線。人不少,但相當空曠,稀鬆而自在。

 陽光美好的午後,天空的雲是一絲絲的。
 

 我看著這樣閒適慵懶的京都午後,彷彿整個人都要從下腹部化開來了。襯著後方大橋往來的車輛與巴士,那真是一幅奇異美好的光景。從沒想過這兩個圖像可以這樣結合在一起卻又如此自然,一點都不突兀,而這是一個京都周日的日常。

 看著都要嫉妒起日本人來了。

 類似的感覺也在我閒晃到下鴨神聖的住宅區時。街道很寬,路徑在恰到好處的地方曲折--既不直得令人緊張,也不過度蜿蜒。街上往來的車輛極少,偶爾自行車騎過的聲音只讓街道更顯寧靜。我在這裡得長凳上捲了根菸抽,看著午後斜陽裡,老式的一二層日式房舍和三層樓的公寓,不遠處平交道降下柵欄的噹噹聲慵懶響起,電車的聲音也擾動不了這個住宅區裡彷彿時間凝結般的氛圍。



 我想起曾經在小時後感受過同樣的氛圍。
 當我下午一個人在家,什麼事也沒做,聽到街上修裡紗窗紗門玻璃的廣播時。

 日本的環境真的很好,街道非常舒適,所有的公共區域又都整理得一絲不苟,單純簡潔而美麗。但我想,真正讓我感受到這般寧靜自在氛圍的,不是這個環境,而是我的心。

 我才發現,我已經很久很久--很久很久沒有什麼都不做,只是全心感受當下的環境與自己了。這麼多年,我總是在追求這個或那個,連吃飯有時都像個行程。如果沒有這次的慢旅行,我真的不會發現自己早就變成一台失控的機器。

 旅程中,我只全心全意在途經的風景與感受自己的身體。到了另一個國家,一切都是新的,再沒有急急忙忙趕著些什麼的理由。我是如此享受每一次的迷路與尋找。

 我才發現,我真正想要的,不是把台北變成京都或是搬去日本。我真正想要的,是擁有像鴨川那樣的空間--在心裡有一個這樣包容一切的空間,放得下那份寧靜。而那會是不論身在何處都不成問題的--只要我記得這份緩慢閒適,記得回到當下的路。

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

日本紀行--鞍馬山朝聖

2013/8/18

去了鞍馬山。

 五年前,因緣際會去學了靈氣,也從那個時候開始觀照修行之路。鞍馬山是靈氣祖師臼井甕男了悟宇宙能量之處,這趟旅行只有這個地方是設定好要一訪之處,也算是個朝聖。有趣的是,參訪鞍馬山的過程卻讓我觀照到自己的心是如何不正。

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

《總鋪師》--用古早心煮出的一鍋菜尾湯。



看了《總鋪師》。

 這是一次很令人享受的觀影經驗。走出戲院的感覺是輕鬆而滿足的,令人想一再回味--就像片中描述的菜尾湯的滋味一般,那是你會想要打包帶回家,每天淋一點在飯上的那個味道。

 也就如同菜尾湯,如果你一樣樣拆開來檢視,那裏面似乎都有些不足之處--略顯生澀平板的演技和角色塑造、評審試吃的浮誇表演和特效、天降神兵的千年醬油和重機騎士團、淺淺帶過的角色心境......真要挑,都可以說得出來這個怎麼樣,那個又怎麼樣。但是當這些東西都恰到其份的融合在一起,那味道還真是令人意猶未盡!(甚至我在打字時,說到醬油就是會想起來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那個橋段而噗哧一笑)

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

日本紀行--祭典

2013/8/17

在日本參加了兩個祭典。一個是奈良的萬燈節,一個是京都的五山送火。

 我喜歡日本的祭典。沒有太多多餘的東西,一點都不花俏,單純而美好。

 在奈良的時後,我們東逛西晃,走到了一個空無一人的神社,走了長長的路之後天已經黑了,弄不清萬燈節的會場在什麼地方。在晃到了一個停車場,問了一對情侶,他們才把我們帶到會場。

 會場遍地是浮水蠟燭,裝在盛了水的白色圓筒裡。上萬個蠟燭閃著鵝黃色的光,一如夢境。那對情侶帶我們到「一人一灯受付處」,一人買了一個蠟燭,找了個地方,跟著他們點了燈,合十默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