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

禪卡專欄:5/02-5/08,The Master。


年輕的時候,我很抗拒「師父與門徒」這個概念。特別是在生命疑問的追尋裡面,這個概念特別容易讓人害怕--門徒知道自己並不知道,因此他在尋求一個已經知道,已經解脫的人,作為他的指引。用佛教的語言來說,叫做「親近善知識」。

令當時的我抗拒的是,假如我接受了自己並不知道,接受了有別的一些人能夠指引我,那麼我就失去了自己的眼睛。而假若我是沒有眼睛的,我要如何認出誰能夠指引我?誰能保證,那不會是一個神棍?那讓我想起《群盲》這齣戲,一群盲人失去了指引他們的人,而前途茫茫未知。

而我們忘了自己原來就是從本源來。無論離真理多遠,無論悖道多長,我們的內在,還是攜帶著那來自源頭的種子--就算是鳳毛麟角。那麼那粒沙裡,就有全世界。

師父這張牌,在告訴我們認出內在的智慧。除卻了這個,向外不斷蒐尋所有的師父和方法,就算我們遇見了貨真價實的成道者,他也無法給我們任何幫助。真正能對我們有所幫助的,是我們內在本俱的智慧。

這裡有個困難。另外有一些人(就像我一樣)會挾著這個說法,就我行我素,否定一切而妄尊自大。要知道,那是兩個不同層次的事情:我要認出我內在本俱的智慧,但同時要認知到,我並不知道。在我這個身軀裡,貨真價實還充滿著苦難,我並不認識我自己,我對自己並沒有全然且客觀的了解--當我照見自身,處處充滿盲點。

因為認知到自我認識總是充滿盲點,因此會需要協助。這些協助並不是把力量交給別人,而是透過與身邊的人交流,有如攬鏡自照,而能透過各種反饋去了解到自己沒看見的地方。

於是身邊的人都成為我們的鏡子。在這樣的狀況下,身邊的一切都可以是我們的師父。

師父,不是那個外在的某個人,可以告訴我們一切,可以拯救我們。而是當我們夠細膩,夠敏感,夠勇敢去面對自己的盲點與無力之處時,身邊一切的反饋可讓我們藉此使力,超越自己的盲區。

當門徒準備好了,師父就會出現。當你渴求超越自己目前的狀態,跨過自己的習性時,你身邊的因緣可以給你最大的幫助。那就是師父--與你沒有關係,卻能給你最多的幫助。

--

我不知道如何說得更清楚。其實說到這份上覺得已經有點說過頭了--某種程度把那個奧妙如肥皂泡泡的玄關,要說到了可操作可找尋的份上。

假如要直接談這週的牌能給我們的實際的指引的話,那就是接受自己是無知的吧。接受自己處處是盲點與破綻吧。然後我們能夠虛心,然後我們能夠沒有太多自我意見的去接收所有的訊息。然後我們能夠在這所有的訊息裡面,慢慢沉澱。

慢慢的,我們就能認出來,路在哪裡。


--

Aarti禪卡諮商,每週二19:00-22:00在穆勒咖啡館。
一問300Ntd./30min,歡迎至粉絲專頁預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